FUCU: Fundamental Universal CUrriculum
很多人应该和我有类似的经历,那就是大学的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教室听了一些质量很低的课程。 如果这些课本身就是「通识课」,众所周知,在中国,百分之九十的通识课,老师也是没想认真上,大家也是没想认真听,这也就罢了。 但是对于重要的基础课,低质量的教学则是灾难性的。 我本科的时候有一门概率论的基础课,那个老师操着浓重的浙江某地口音,我当时心想,他不如跟我说日语。 因为日语和浙江话听起来都差不多,而且都没有人可以听懂。当然我现在可以听懂一些日语了,这是后话。
考虑到这些基础课的内容全世界都差不多,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去听那些讲的好的? 当然,现在的大学生都变聪明了,他们知道什么时候翘课,如何自己去接受好的教育。 互联网上也有很多自救指南,比如CS自学指南。 但这里还是有一些细节需要厘清,所以我整理了我的想法如下(我称之为FUCU,Fundamental Universal CUrriculum),它其实是一套协议:
FUCU的核心
FUCU的核心在Curriculum,也就是课纲。 对于每门课程,如果它学的内容和考试内容各不相同,那会令人疑惑,而且在选择学习素材上,会花费学生太多时间。 所以当务之急,是加入FUCU的课程,都需要说清楚,这门课的内容是什么,分为多少次讲义,每个讲义覆盖从哪里到哪里。
注意,高度模块化之后,每门课程的内容事实上就变成了一个topological的序列。 比如Linear Algebra这门课,我们可以把它模块A:线性空间,B:线性方程求解,C:对角化,D:Orthorgnoal矩阵,E:Eigenvalue 等等。这些模块有些有依存关系,但有些的顺序可以变换。比如A和B一般要在C,D,E之前讲,但是A和B的顺序可以调换。
对于加入FUCU协议的Lecturer来说,他们既可以针对某一个模块备课,也可以讲解多个模块。 对于学生而言,因为所有加入FUCU协议的讲义覆盖了该模块的内容,所以他们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。
Lecturer这一职务的范式转换
如今大学教授的主要工作都是研究,FUCU正好将他们解放了出来。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学校的绝大多数教授都无需再进行教学,因为他们不会比最好的那些人讲得好(甚至他们讲得完全不好),所以学生为什么不直接去看最好的?
当然,很多学校当中,教授并不承担教学任务,这件事往往是外聘的讲师或者干脆是TA干的。 在FUCU中,TA发挥的正是TA的作用:学生集中或独立观看视频,他们可以像制作Reaction Video的Youtuber那样对视频内容进行暂停和点评,现场答疑。
谁来制作课程?
FUCU中的F是Fundamental的意思,对于一些业已有多年历史的基础课而言,这些知识的更新显然是很缓慢的,所以一个制作精良的教程显然是不需要长期更新的。 而由于模块化的设计,即便是需要更新,也只需要加上小小的补丁即可。 所以长期来看,课程的制作成本是很低的。
正因此,这里既可以走商业的路线,也可以走开源的路线。
很多学校都订阅了像ACM Digital Library,IEEE Xplore,Springer等等数据库。 FUCU完全可以成为其中之一,每个学校只需要话费一定金额订阅即可。
如果走开源路线的话,这个世界上不乏很多有志于教育者,这个事业或许比一个莫名其妙的编程语言要重要很多,如果有足够的需求,相信也会有很多人热心维护。这个开源库的质量未必会很低。
和MOOC的区别
说到这里,我不禁问自己一个问题:这和MOOC有何区别?事实上,现在很多人就可以从Coursera或者Edx上获取类似的体验。 但是,我想说,FUCU是一个更好的MOOC。
Scope
MOOC平台上当然有一些不错的内容,但不仅质量上鱼龙混杂,而且它对重要的基础课涵盖不足,而FUCU试图且仅仅试图提高基础课程的教育质量。
对学生的激励
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MOOC上的课程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。如果大学能够招募更多的TA进行出题,反馈,而且这些课是真正算入GPA,学分的话,学生才能更有效吸收课程的内容。
对课程制作者的激励
对于课程制作者而言,在MOOC上,你需要卖出一整门课才能赚钱,在FUCU下,你只需要卖出一个模块就可以赚钱。
由于课程被高度模块化,所以对于一门课程,学生可以从你这里学习Module A,从另一个人那里学习Module B。学生所在的学校当然可以精选一个官方推荐的路线,但是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,这就像Spotify一样,如果你的模块得到了更高的利用率,你就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回报。
失业问题
显而易见,教学的需求减少了,所以教学的招募也会减少,那因此失业的人怎么办呢?
- 由于FUCU仅覆盖基础课程的部分,因此减少的需求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。
- 依然有大量Real Time答疑的工作需要做,因此TA的需求大大增加。每个TA只需要负责更少的学生,那些原本是上大课的学生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。
- 很多原先是学校Faculty负责的课程,这些Faculty有其他的研究任务。
总之,学校节省了成本,学生得到了更好的教育质量,失业几乎不存在(也许),似乎是一个多赢的局面。
If you have any feedback to this article, feel free to comment here or send an email to me